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

[科普] 反轉細胞命運——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


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24381

反轉細胞命運——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


■科學月刊
■ 陳彥榮
(任教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)
周成功
(任教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)


戈登與山中的研究,推翻過去認為已分化細胞命運決定的路徑,細胞能再度初始化,對再生醫學及生技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。 


隨著胚胎的發育,細胞在分化後將組成不同的組織,在生物體中各司其職。然而,分化後的細胞是否有可能再被初始化,直接轉變成多功能性的幹細胞呢?英國科學家約翰.戈登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的研究,證實了細胞可以被重新編排,顛覆了過去人類對細胞命運的認知。
戈登與山中曾因為他們在此研究領域中開創性的貢獻,一起獲得2009年的拉斯克獎。拉斯克獎的得主中,至少有半數以上後來也都獲得了諾貝爾獎。果真不出大家所料,戈登與山中教授今年再度共同成為201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。 
戈登出生於1933年,在英國接受了完整的精英教育。他中學唸的是1440年創校的伊頓公學。當時,他的在校成績並不出色,生物科在250位同級生中名列最後。他中學導師給他的評語是:我想戈登希望未來成為一位科學家,但從他目前的表現看來,這似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! 
中學畢業後,戈登進入牛津大學專攻古典文學,但並沒有忘懷成為科學家的夢想。隨後,他轉到動物系,1961年得到動物學的博士學位。接著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,做了一年有關細菌遺傳學的博士後研究。1962年,戈登回到英國牛津大學動物系任教,並於1971轉至劍橋大學任教迄今。 
戈登在唸博士期間,對細胞核在青蛙胚胎發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有濃厚的興趣。這其實是實驗胚胎學的一個核心問題。我們都知道,受精卵不僅可以從一個細胞發育成由一百多兆個細胞組成的個體,在細胞分裂增生的發育過程中,另外還有一套精緻的分化程式同時展開:從看似完全相同的胚胎細胞,逐漸分化成皮膚、神經、肌肉等結構、功能各異的細胞,組成特定的器官。

(全文見科學月刊2012年十二月號封面故事-諾貝爾獎特別報導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